微信扫一扫
当地时间3月8日,根据法国卫生部门和媒体发布的综合统计数据,法国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已经突破1000例。图为3月3日巴黎的抗议游行活动现场,人群密集,几乎无人采取防护措施。中新社
【南美侨报网综合报道】截至北京时间8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10万。当地时间7日,阿根廷卫生部门宣布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这也是拉丁美洲首例死亡病例。
巴西累计确诊25例
中新社报道,世界卫生组织8日称,截至北京时间8日17时,世卫组织收到的各国报告数据显示,中国以外全球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的国家和地区数量已达101个。世卫组织每日疫情报告显示,中国以外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610例,达到24727例;死亡病例较前一日增加71例,达到484例。
巴西卫生部8日发布报告称,巴西当天新增6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增至25例。新增6位患者中,圣保罗州3例,里约热内卢州、米纳斯吉拉斯州和阿拉戈斯州各1例。
巴西卫生部称,当天新增病例中,5例为境外输入病例,1例为本地传播。圣保罗州新增的3位患者中,2位最近曾前往意大利和日本旅行,为新的境外输入病例。另1位是该州一位确诊女性患者的侄女。这是该州出现的第3例本地传播病例。
里约热内卢州新增的确诊患者是一名42岁的妇女,她曾与该州7日确诊的一位女性患者一起前往意大利旅行。这是该州报告的第3例确诊病例。
阿拉戈斯确诊病例是一名42岁的男子,他3月3日从意大利回到巴西后出现感染新冠肺炎症状。他是该州的首例确诊患者。
目前,巴西共报告确诊病例为25例,其中,圣保罗州16例,里约热内卢州3例,巴伊亚州2例,圣埃斯皮里图州、米纳斯吉拉斯州、阿拉戈斯州和巴西利亚联邦区各1例。
截至8日17时,巴西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为663例。其中,圣保罗州最多,达176例。此前巴西已排除632例疑似病例。
拉丁美洲出现首例死亡病例
截至北京时间8日,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超10万。全球除中国外累计确诊病例逾2万,韩国、伊朗和意大利疫情依然不容乐观。
韩国中央防疫对策本部8日通报称,截至当天下午4时,韩国累计确诊7313例。据统计,韩国单日新增确诊病例数连日呈下降趋势。韩国90%病例在大邱市和庆尚北道地区,政府认为上述地区确诊患者数增速逐步趋于稳定,尚未观察到疫情在全国范围内快速扩散的迹象。虽然增速在放缓,但政府认为现在还不能掉以轻心。
伊朗卫生部8日宣布,截至当天中午,国内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增至6566例,死亡病例升至194人。
意大利是欧洲疫情最严重的国家,也是全球除中国外死亡病例最多的国家。截至当地时间7日18时,意大利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5883例,较上一日新增1247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233例。意大利总理孔特8日凌晨签署政令封闭北部伦巴第大区及多个省,以遏制新冠肺炎疫情扩散,违反政令者将面临刑事诉讼。威尼斯、米兰等多座旅游城市也在限制区域中。当地媒体称,1600万人将受影响,占意大利全国人口数的四分之一。
美国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截至当地时间7日全国确诊病例已超过400例。7日,纽约州新增21例新冠病毒感染者,累计76例,州长科莫宣布纽约州进入紧急状态。同天,首都华盛顿发现首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弗吉尼亚州出现一例输入型新冠肺炎病例,一名刚从海外执行任务归国的海军陆战队队员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
当地时间7日,阿根廷卫生部门宣布出现首例新冠肺炎死亡病例,这也是拉丁美洲首例死亡病例。死者为64岁男性,有糖尿病、高血压和支气管炎病史,确诊前曾去欧洲旅行。
世卫组织:新冠肺炎和流感有7大不同
上海澎湃新闻网报道,在3月6日世界卫生组织的全球疫情报告中,总结了新冠病毒疫情与流感的7大不同,以期帮助全球更好地了解新冠病毒,予以更积极的重视和防控。
首先,二者传播速度不同。新冠肺炎传播速度慢于流感,但中位潜伏期更长。
第二,患者传播病毒的时间不同。流感病毒传播主要发生在患者开始出现症状后的3至5天里,也可能在症状出现前就能传播。与之相比,虽然有些新冠肺炎病例可在症状出现前24至48小时传播病毒,但目前来看这不是主要的。
第三,传染力不同。根据对基本传染数的评估,肺炎传染力强于流感,1名患者约可传染2至2.5人。不过,对两种病毒传染力的评估与具体环境和时间有关。
第四,重症比例不同。迄今数据表明,80%的新冠病毒感染者为轻症或无症状,15%为严重感染,5%为极严重感染。严重和极严重感染比例高于流感。
第五,易感人群有一定区别。流感的主要风险群体包括儿童、孕妇、老年人、患有其他慢性疾病者和免疫系统存在问题者等。对于新冠肺炎,目前研究表明老年人和患有其他疾病者面临较高的严重感染风险。
第六,病亡率不同。虽然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新冠肺炎的病亡率,但目前数据表明,新冠肺炎病亡率大概在3%至4%(而季节性流感病亡率通常远低于0.1%。
第七,医疗干预措施不同。已有可用于流感的抗病毒药物和疫苗,但目前尚无获得许可的新冠肺炎疫苗或治疗药物。目前许多治疗药物正在中国进行临床试验,全球有20多种疫苗正在研发中。
目前,中国科技攻关组成立的疫苗研发专班正沿着5条技术路线稳步推进针对新冠病毒的疫苗研发工作,预估在4月份,部分疫苗有望能够进入临床研究或者应急使用。
防疫如何掌握“主动权”?
中新社报道,17年前,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病毒在北半球夏季来临之际突然消失;流行性感冒一般也在冬春季高发。基于既往经验,人们难免心存期待:气温上升时,新冠病毒将会“不攻自破”。
世界卫生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6日的一番话却打破了这种幻想。他说,各国必须抓紧行动,而不能指望新冠病毒会像流感病毒一样在夏天自行消失。
防疫不能等“热”来。在世卫组织作出这一判断之前,包括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王培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传染病学专家迈克尔·奥斯特霍姆、德国汉诺威实验和临床感染研究中心分子病毒学家托马斯·皮茨曼等在内的中外学者已有共识。他们提出的理由至少有三个方面。
首先,随着气温升高,包括冠状病毒在内的RNA(核糖核酸)病毒的确更易被分解或被破坏。但有科学家认为,温度只会影响冠状病毒的生存时间,不会影响其感染能力。一个佐证是,新加坡等热带国家、处于夏秋之交的澳大利亚也相继发生新冠病毒“人传人”现象,这表明仅是等夏季到来已无法阻止病毒传播。
专家还提醒,新冠病毒的自然宿主可能是蝙蝠,而蝙蝠体温可达40摄氏度。同属冠状病毒的MERS(中东呼吸综合征)病毒也有“前科”,2012年6月,MERS确诊病例首次出现在沙特阿拉伯,而当地6月平均气温在24至39摄氏度。
其次,总结既有经验,SARS病毒消失的主要原因与其说是气温上升,不如说是基于综合施策。而在世卫组织撰写的《SARS这场国际瘟疫是如何被阻止的》一书中归结的三个原因,分别是:病例通报透明公开、各国都尽最大努力控制了患病人员流动、天气回暖。
王培玉分析为何当前非洲的新冠肺炎疫情相对较轻时也说,可能是气温高起作用,也可能是相对来说非洲与疫情高发国家人员来往较少,目前还“不能准确地说二者间有多大关系”。
再次,疫情面前“环球同此凉热”。当北半球等待“热”时,南半球距离冬天也不远矣。目前,澳大利亚确诊病例超过60例,而另一人口大国巴西的确诊病例达25例,疑似病例700余例。南非、新西兰、秘鲁等南半球国家也均已报告发现新冠肺炎病例。病毒喜冷,这些地区的防控形势恐会更为严峻。
新冠病毒不仅难以“自行消失”,越来越多的研究更表明,人类或许要与其长期共存。展望或将到来的疫情防控“持久战”,人类想要掌握“主动权”,必须坚持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