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在巴西种茶史
陈太荣、刘正勤
“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用这句中国古诗来形容中巴关系再贴切不过了。中国和巴西远隔重洋,但浩瀚的太平洋没能阻止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进程。200年前,首批中国茶农就跨越千山万水来到巴西种茶授艺。在1873年维也纳世界博览会上,巴西出产的茶叶赢得了广泛赞誉。中巴人民在漫长岁月中结下的真挚情谊,恰似中国茶农的辛勤劳作一样,种下的是希望,收获的是喜悦,品味的是友情。”
── 摘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主席习近平
2014年7月16日在巴西国会的演讲
《弘扬传统友好 共谱合作新篇》
葡萄牙王室为避战乱于1808年初迁至陪都巴西里约热内卢之后,澳门民政长官阿里亚加为澳门自身发展经贸的需要,于1809年主动向葡王室进贡数名中国茶农作为敲门砖。此举与葡摄政王唐若昂振兴巴西经济以解决葡王室财政危机的想法不谋而合,他决定在巴西发展种茶业,企望巴西取代中国直接向欧洲国家出口茶叶赚钱。为达此目的,他决定再延聘中国茶农到巴西种茶。巴西种茶几起几落,曾一度成为世界上主要产茶国之一。时至今日,巴西仍生产与出口茶叶,但规模较小。
一、中国人开创巴西种茶史
巴西何时开始种茶?巴西有的学者认为,巴西种茶在先,引进中国茶农在后。但根据中国史料记载,中国茶树苗与茶籽最早于805年传入日本,1763年传至瑞典,1824年输入阿根廷,1852年由英国东印度公司先后引进印度和锡兰(今斯里兰卡),东非与南非各国1850年以后才陆续发展,1858年中国茶树苗与茶籽才大量输往美国。这就是说,葡王室在巴西种茶在美洲是首创,当时日本与巴西尚无来往,中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产茶大国,葡萄牙人又早已占据澳门,澳门与巴西保持联系,故巴西的茶树苗与茶籽只能源自中国。那时,巴西无人会种茶,也无人会管理茶树,更无人会焙茶。故我们认为,中国茶树苗与茶籽传到巴西和中国茶农到巴西种茶应当是同步进行,即是说,巴西种茶始于中国人,是中国人开创了巴西种茶史。
二、首批中国茶农何时抵达巴西?
1809年3月6日,澳门民政长官米格尔•若泽•德阿里亚加•布鲁姆•达西尔韦拉(Ouvidor-Geral Miguel José de Arriaga Brum da Silveira, 1802~1824年担任澳门民政长官)主动直接呈文葡萄牙摄政王唐若昂。文中说,“鉴于创建新首都缺乏足够的劳动力……,我想各种工匠前往肯定大有裨益”,“中国人以勤劳肯干著称”,他可以向里约热内卢提供各个工种所需要的工人数量。他建议,“在这儿(指澳门)先按人头预付一定酬金,之后由他们自己付给王室司库旅费,通过各公司工头同王室财政结清他们所欠的款项……”。他提醒,应容忍中国人的风俗习惯,“只要他们遵守国家法令,对他们的一些风俗习惯要宽松一些,不能不予以尊重”。他还在文中说,这个计划不是新的,以前英国人在其殖民地中常用,“对国家大有好处”。但中国人讨厌这个计划,不仅是因为英方未履行合同中的一些条款,而且是因为原承诺在港口免付的关税,却要他们再支付。“因此,他们更喜欢在农业、艺术与工业方面开发新帝国(指巴西),这不仅有利于公共土地部门,也促进他们同自己同胞的更大流动,也有利于本殖民地(指澳门)的航运与贸易”。
1809年3月22日,澳门民政长官阿里亚加致函葡海军与海外领地大臣阿纳迪亚伯爵(Conde de Anadia)若昂•罗德里格斯•德萨-梅洛•梅内塞斯-索托•马约尔(João Rodrigues de Sá e Melo Menezes e Souto Maior), 通报澳门元老院 (Senado da Câmara de Macau) 已派检察官 (procurador) 安东尼奥•若阿金•德奥利韦拉•马托斯(Antônio Joaquim de Oliveira Mattos) 等人乘坐“乌利塞斯”号三桅战舰(Fragata Ulisses, 有28门火炮,舰员200人) 前往巴西里约热内卢,代表澳门元老院当面向葡摄政王唐若昂率王室安抵巴西表达敬意与慰问,并呈上献礼、献给王室的安置资金(黄金)和一门缴获的中国海盗船炮。
担任这次护送任务的舰长是一级中尉佩雷拉•巴雷托 (Pereira Barreto) , 他曾于1807年5月6日指挥澳门3艘战舰大败华南海盗红旗邦一支50条船组成的海盗船队,并紧追海盗指挥大船(有300人、20门炮)不放。追上后,巴雷托手持利剑带领30人跳上海盗船,同海盗拼死厮杀。他们斩杀海盗多人,逼得海盗头目投海自尽。此战后,巴雷托被称为“海老虎”,海盗摄于他的威名无不望风而逃,使澳门获得了两年的平静。这次敬献的那门海盗船炮,就是他在此次海战中缴获的战利品。
此外,随船还运去干农活的数名中国人。我们认为,船上的农民就是茶农,也就是第一批有组织抵达巴西的中国移民。因是战舰,船上又装载不少献礼物品,估计第一批中国茶农人数不会太多。
据《澳门茶文化馆》吕志鹏在《论海上茶路宁波与澳门之历史背景》一文中披露,1812年有一名中国茶农亚腾便在信中向澳门南兄讲述他们在巴西种茶情况,要求托带茶种给他们。信中说:“吾三人开得茶园地一座,连界上下一十余里,落得细茶种,条条可生,国王甚欢喜”。
据我们查询,1810年和1812年澳门并未派中国茶农去巴西,1811年2名中国茶农自带茶树苗与茶种去里约热内卢,1812年元老院参议员阿尔梅达托人运往巴西的仅是茶种(后面将介绍详情)。所以,我们认为,1809年抵达巴西的首批中国茶农应是3个人。
另据1835年从里约热内卢到圣保罗省巴纳纳尔镇定居的中国茶农秦•若昂•米格尔•佩雷拉 (Chim João Miguel Pereira) 在1865年2月7日立的遗嘱中说,他是1808年到巴西。我们认为,他应是1809年抵达巴西的首批中国茶农中的一员。因为这批人于1809年3月18日(原定3月16日)离开澳门赴巴西,他们应提前很多时间进入澳门招工馆待运。那时,中国人一般以农历春节为新一年的起始,也就是说,他们进入招工馆应是在春节以前,按中国农历算应是1808年。
经我们查询,该船于1809年3月18日离开澳门,到巴西一般商船路上约需90~120天。因此船是战舰,又是从澳门直接开往巴西, 估计6月份就可抵里约热内卢港。
图片1、 1809年3月6日澳门民政长官阿里亚加致葡摄政王函影印件,原件存葡萄牙里斯本海外历史档案馆。
三、澳门1809~1815年期间共向巴西运送中国茶农300余人
据澳门历史学家曼努埃尔•特谢拉神父 (Padre Manuel Teixeira)的 “米格尔•德阿里亚加”( Miguel de Arriaga, 澳门 “Imprensa Nacional” 出版社1996年出版,第166页) 一书,1822年葡萄牙发生资产阶级革命,自由党人上台执政,澳门也受到波及,自由党人与阿里亚加的保守党发生激烈冲突。
1822年6月28日,阿里亚加在澳门元老院大会上发表了辩护词,澳门元老院记录在案。他在辩护词中列举了他的政绩,其中提到了“向巴西自费运去了茶树苗和300余名中国劳工,其中有海军造船厂的木工”。
葡萄牙王室政府虽鼓励中国人去巴西做工,但“不以船资费用加剧王室政府财政负担”为前提。为解决船费问题,澳门民政长官阿里亚加安排中国人在船上当夜间值班服务人员,以抵船费。
根据我们最新查阅到的澳门政府与葡萄牙王室政府之间正式来往公文证明,300名中国茶农不是像当前巴西社会上广为流传的那样,一次性于1812年乘“一艘来自澳门的白色帆船抵达里约热内卢”,而是因为葡萄牙王室财政拮据,300名中国茶农在1809~1815年期间是分期多批先后抵达巴西。我们现将澳门政府运送300名中国茶农、茶种、茶树苗等情况整理于后,供大家参考。如有谬误之处,请不吝赐教。
1、1809年3月18日,3名中国茶农携带少量中国茶种乘“乌利塞斯”号战舰从澳门去巴西,约于6月抵达里约热内卢。
2、1811年有2名中国茶农携带茶树苗和茶种去里约热内卢。
1810年7月14日,葡海军和海外领地大臣加尔韦亚斯伯爵 (Conde das Galveias) 若昂 • 德阿尔梅达 • 梅洛—卡斯特罗(João de Almeida Melo e Castro, 1809年12月30日~1814年1月18日担任此大臣) 致函澳门民政长官阿里亚加,要他向巴西运去一些茶树苗,并派人在途中照料,使茶树苗一到巴西就能栽种。
1811年3月20日,阿里亚加致函加尔韦亚斯伯爵,将通过“乌利塞斯”号船向巴西运去茶种和4大箱树苗,并派两名中国茶农途中照料。但此船在巴西仅停靠萨尔瓦多港,他随函附上两个中国人签字画押的葡文立字据,其内容如下:
“我们同米格尔 • 德阿里亚加法官先生商定,我们在‘乌利塞斯’号战舰上干活以抵船费到巴西。已付我们5个月薪水,我们一到那儿就开始种茶。我们是到里约热内卢城种茶,每人月薪4800雷伊。为此,我们每人收到30块西班牙银元(1 pataga = 800 réis) 赡家费。我们以我们的人格与财产担保,我们一定履行上述约定。我们是在证人面前签下此字据,1811年3月21日于澳门。
立字据人:中国 • 阿舒内 (China Achune)、
中国 • 阿帕奥 (China Apao)。
证人:若泽 • 门德斯 • 德阿劳若 (José Mendes de Araújo)、
弗朗西斯科 • 德保拉 • 利马 (Francisco de Paula Lima)
阿里亚加签署同意”。
阿里亚加在函中继续写到,“茶种、4大箱茶树苗和两名中国人将运至首都, 由加斯帕尔•若泽•达斯安塔斯•科埃略 (Gaspar José das Antas Coelho,澳门元老院驻里约热内卢检查官)负责转交,那两个长椅(Ganapés)是元老院上次之行(指1809年)送给摄政王殿下因未完工而留在这儿(指澳门),现遵阁下之命运去,请予以呈交”。他在信尾表示,“我将继续运去各种茶树苗和可能对这块辽阔大地有用的一切”。
图片2、 2名中国茶农1811年3月21日签署的葡文立字据影印件,原件存里斯本海外历史档案馆。
3、1811年3月22日,阿里亚加致函加尔韦亚斯伯爵,谈他1809年3月6日呈文摄政王派中国劳工去巴西之事。他在函中写道:“对我给摄政王殿下关于派中国人去开垦新帝国和巴西辽阔大地的呈文,没有给予肯定或否定的答复,我认为有某个事件隔开了阁下的视线”。阿里亚加认为,发展农业、人口和工业是对国家财富非常重要的“三大源泉”,他建议提供部分或全部某块土地让“中国人种植或居住”。他在函中写道,“我认为,这种方式将无需王室财政开支而运送中国人去,但对去首都必要的工匠们在他们没有做好必要的准备之前,应给予公共保护。在阁下做出决定之后,我将尽可能地根据此安排去办理”。最后,阿里亚加在函中表示,他考虑6月份将派一些必需的中国人去新工厂。
4、1811年3月6日,加尔韦亚斯伯爵致函阿里亚加,要他向巴西运去茶树苗和中国陶瓷技工。
1811年12月29日,阿里亚加复函加尔韦加斯伯爵,将由“圣米格尔”号船(Navio São Miguel) 运去一些茶树苗,“这条小船能装多少就运多少”,并告已托船长途中予以关照。他还表示,将利用一切机会再向巴西运去茶树苗。“关于中国陶瓷技工一事,已令他们从南京赶来,尚未到。他们一到就安排乘船过去,甚至也可能利用某条英国船经好望角运过去”。
在该函的结尾部分,阿里亚加表示他焦急地等待王室关于他向巴西运送中国人建议的决定,因为他越来越感到这个建议好,因为这个建议不仅能 “壮大新帝国,发展农业、工业和人口”,而且能扩大两大市场(指澳门和里约热内卢)的互动,“特别对船东们有益”。
5、1812年8月26日,阿里亚加致函加尔韦亚斯伯爵,通报他“乌利塞斯”号商船已于1812年6月24日返回澳门,在巴伊亚期间由于“所运货物价格低”而被拍卖之事。
“乌利塞斯号”船拍卖价为2.5万块西班牙银元,雅努阿里奥•阿戈什蒂纽•德阿尔梅达以2.6万块西班牙银元成交,他用此船按新规定运送中国货物去亚速尔群岛、里斯本、马德拉和本加拉(Bengalla)。‘乌利塞斯号’船曾去过皇城(指1809年那一次),并自费运去了一些中国农民和工艺品,以开发人们拥有的这块肥沃的源泉,还带去了茶具和这儿(指澳门)出产的做鱼翅和鱼肚的配料。下一次,我想是今年11月份,我将寄去关于运送中国人费用的准确情况,我将运去更多的茶树苗、油桐树苗(其种子榨出的油叫桐油)、竹子以及同(巴西)等王国不同的一些水果,如荔枝、龙眼等,还有瓷花盆、瓷凳,我想摄政王阁下的庄园里是缺少这些东西的”。
6、1813年1月2日,阿里亚加致函加尔韦亚斯伯爵,通知他将由“乌利塞斯”号商船向巴西运去招聘的25名中国人、果树苗和茶种。感谢船主雅努阿里奥•阿戈什蒂纽•德阿尔梅达,他免除这些中国人的船费,每人的船费不应超过5万雷伊。关于中国人的工资,将等他们到巴西后决定。主要因为不清楚巴西的食品价格,阿里亚加要求能通知他,“至少是从事农业劳动人们的食品价格”,这样他就能知道应承诺到何种程度。知道这些情况,他就能以最经济的方式去招募中国人。阿表示,他“可以运去各种工艺人员,甚至开采铁矿的人”。 据我们调研,这批中国茶农抵达里约热内卢后,在1813年中有14名中国茶农被曾任战争与外交事务大臣巴尔卡伯爵的管家带到巴伊亚南部伯爵的庄园与锯木厂干活。
随函有两个附件,一个是中国人签字画押立下的6点葡文立字据,另一个是果树苗和种子清单。
I、立字据,签字日期为1813年1月9日。
⑴ 免费乘船至里约热内卢;
⑵ 给每人预付20块西班牙银元赡家费,此款将在里约热内卢发的薪水中扣除;
⑶ 自到达之日起的10个月,月薪4000雷伊,每月扣除1600雷伊(等于2块银元)归还预付款;
⑷ 每日提供两餐木薯粉,其余由中国人自理。如这样难以维持,“需保持平衡”;
⑸ 前10个月应按要求干活,并提供住房。之后,可自由按国家规定找工作;
⑹ 如摄政王安排在他的某个田庄干活,就不去其他地方。希望在10个月内按国家规定发薪,之后按个人能力确定。
II、果树苗和种子清单,签字日期为1813年1月13日。
A.果树苗
⑴ 龙眼树苗10株;
⑵ 荔枝树苗11株;
⑶ 杨桃树苗(carambola)1株;
⑷ X X 6株;
⑸ 竹子5株;
⑹ X X 2株;
⑺ 茶树苗15株;
⑻ 根膜(coifa)1株,给茶增香用;
⑼ 迈科兰(maicoilan)2株,给茶增香用;
B.种子
⑴ 1罐20卡特茶种(1 cate=625克,共12.5公斤);
⑵ 1罐油桐树种(azeite pao)11卡特(6.875公斤);
⑶ 1罐X X 树种9卡特(5.625公斤);
⑷ 1罐木油树种(sebo,油桐树的一种)2卡特(1.25公斤)。
图片3、 25名中国茶农立下的葡文立字据和果树苗与种子清单影印件,原件存葡萄牙里斯本海外历史档案馆。
7、1813年12月30日,阿里亚加致函加尔韦亚斯伯爵,告1812年10月31日和1813年6月1日要他运送中国人去巴西的两函均悉。通报他已招聘140名勤劳的中国劳工,并将继续努力招聘更多的中国人。为不给王室财政增加任何新的开支,他正等待合适机会安排他们分乘“玛丽娅一世”号船(Navio Maria I)和“光明圣母”号船(Navio Nossa Senhora da Luz)前往巴西。
在同一日的另一函中,阿里亚加通知“玛丽娅一世”号船将运去中国茶农、茶种和茶树苗,并附上一份有关清单,还表示,以后除运去更多的茶树苗外,还将运去“焙茶锅”。
1813年12月31日,梁亚月等一批中国茶农携带茶种与茶树苗从澳门乘“玛丽娅一世”号轮 (Navio Maria I)去巴西, 途中需90~120天。
梁亚月这批人也是被安排在船上担任夜班服务员抵船资,他们在里约热内卢工期为2年,月薪6块西班牙银元。他们在离开澳门前,澳门元老院已预先发给他们每人赡家费300块银元,现将梁亚月立的“收银帖”附后。
立收银帖人梁亚月,今收到先嗡咉挑嗉工银叁百大员。恐口无凭,立此收银帖一纸交执为照:
--实收到工银叁百大员
嘉庆十八年十二月初四日立收帖 梁亚月
图片 4、 梁亚月立收银帖影印件,原件存葡萄牙里斯本海外历史档案馆。
1814年6月3日,海军与海外领地大臣阿泽维多致函阿里亚加,通报摄政王唐若昂决定将“玛丽娅一世”号轮船上的中国茶农进住圣克鲁斯庄园种茶。但因房屋修缮问题,这批中国茶农应在1815年1月9日以后进住此庄园。在进住之前,他们应在里约热内卢植物园干活。根据圣克鲁斯庄园发放薪水时的统计,这第一批进住的中国茶农应是45人。
8、1814年2月26日,阿里亚加致函新海军与海外领地大臣安东尼奥•德阿劳若•德阿泽维多(Antônio de Araujo de Azevedo),通知他将由“光明圣母”号船向里约热内卢运去茶树苗和焙茶锅,并附上一份有关清单。
另,据阿1815年5月1日函,此船还运去了瓷花盆和瓷凳。
9、在里斯本海外历史档案馆,保存了一份澳门1814年7月30日的“68人花名册”,这批人集中住在澳门蛇岛 (Ilha das Cobras, 今路环岛)一家招工馆。只有葡文名字,其中49人4月10日进住,余下19人5月10日进住。但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未发现有关他们何时乘船去巴西的档案文件。
10、1814年9月10日,赵香(Chou Shian)、赵梁 (Chou Liang)、黄才(Huang Tsai) 和黄明 (Huang Ming) 在葡王室政府海军与海外领地大臣安东尼奥• 德阿劳若• 德阿泽维多在巴伊亚南部“让蒂奥桥”庄园管家埃尔内斯托•克拉梅尔的陪同下,从卡拉韦拉斯镇乘“拯救圣母”号轮船 (Bergantim Nossa Senhora dos Remédios) 抵达里约热内卢。
在里约热内卢《1808~1822外国人登记簿》上是这样写的:“从卡拉韦拉斯来了4个中国人,他们将住在阿劳若阁下的家里。他们没有一个人有(外文)名字,他们出示了护照,并用中文签下了名字 ”。根据我们的研究,他们4个人是1809~1815年期间在巴西300多中国人中唯一没有使用过葡文名字的中国人。
巴西20世纪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之一若泽•奥诺里奥•罗德里格斯 (José Honório Rodrigues, 1913~1987,1958~1964年担任巴西国家档案馆馆长)在巴西国家档案馆1960年出版《1808~1822年外国人登记簿》时,他在上述中国人登记后面加了一个注释:
“4个受过教育的中国人名字的拼音 (Chou Shian、Chou Liang、Huang Tsai和Huang Ming),是请(巴西外交部)二等秘书本雅明• B •图 (Benjamin B. Tu) 译成的,他们住在1812~1817年战争与外交大臣巴尔卡伯爵安东尼奥•德阿劳若•德阿泽维多的家里,他们可能是某个官方代表团,也许是开拓种茶的代表团”。可能本雅明受中国方言的影响,把赵译成了“Chou”。
对巴尔卡伯爵的管家是这样登记的,“9月10日,埃尔内斯托•克拉梅尔,德国人,卡拉韦拉斯居民,乘‘拯救圣母’号船来,单身,39岁,是国务大臣安东尼奥•德阿劳若阁下的熟人,将住在他的家里”。赵香等4人在卡拉韦拉斯期间,很可能去过离卡拉韦拉斯30公里远、大臣的“让蒂奥桥”庄园,指导那里的中国茶农的工作。
1814年9月12日,赵香等4名中国人在圣克鲁斯庄园安东尼奥•戈麦斯•达科斯塔少尉的陪同下考察了庄园农场,选定了两处为即将进住的中国茶农种茶的地方,并向庄园司库若昂•费尔南德斯•达席尔瓦进行了汇报,最后由海军与海外领地大臣阿泽维多确定“茶山”为中国人种茶的地方。
图片5、 赵香等4人在里约热内卢外国人登记簿上的中文签字影印件。
1817年,奥地利画家托马斯•恩德尔参观了里约热内卢植物园。他为一位边看书边抽水烟袋的中国茶农画了一幅水彩画,画名为“一个中国人与抽烟艺术”,历史学家认为他应是赵香等4人中的一位。
图片6、 中国茶农在植物园抽水烟袋, 奥地利画家托马斯画于1817年。
1808~1818年,英国商人、旅行家约翰•卢科克(John Luccock,1770~1826)访问了里约热内卢和南部的一些地方,他出版了《对巴西里约热内卢和南部的记述》一书。他在书中叙述了参观里约热内卢植物园中国茶园的情况,他说他同不少中国茶农、特别是他们的头儿南京人进行了交谈。中国茶农基本上为广东人, 他们的负责人很可能是赵香等4名中国人中的一个,是江苏南京人。
1821年,德国画家约翰•莫里茨•鲁任达斯在参观里约热内卢植物园时画了一幅“中国人种茶”水彩画。从画面上可以看到,一个中国人正在指导一些黑奴种茶。右边,立着另一个中国人,看样子他更有文化素养,正同两个西方人在谈话。其中一个西方人坐着,两手拿着一张大纸铺在膝上看。在此人背后,有一个中国人撑着一把阳伞。还有一个穿西服的人,很可能是翻译。我们认为,这幅画很可能是赵香等4人在植物园指导巴西黑人奴隶种茶的场面。
图片7、 中国人在植物园指导巴西人种茶图,德国画家鲁任达斯画于1821年。
11、 1814年10月12日,阿里亚加致函海军与海外领地大臣阿泽维多,通报“卢科尼亚”号轮(Navio Lucônia) 运一批中国人到巴西(人数不详)。
12、1815年2月4日,阿里亚加通报巴尔卡伯爵,“乌利塞斯”号轮将运10名中国木工去里约热内卢海军造船厂干活。原已招募20人,但船上仅能容纳10人。
以上是到目前为止,我们能查询到的澳门民政长官阿里亚加同葡王室政府海军与海外领地大臣之间有关来往公文,可能会有不少遗漏。我们将进一步查找,以便彻底查清19世纪初中国人移民巴西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