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南美侨报网编译张裕报道】新冠病毒大流行期间实施的社会隔离措施导致酗酒和吸毒者数量上升,因此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各国家(或地区)限制酒精饮料的销售。《毒品与酒精评论》(Alcohol and Drug Review)杂志近日发表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除暂停酒吧营业外,疫情期间巴西未针对酒精饮料的销售实行任何限制政策,这让情况变得更加令人担忧。
巴西《圣保罗页报》报道,本次参与研究的人员分别来自巴西、加拿大、美国、南非以及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在限制酒类销售方面,南非关闭了超市的酒类饮料售卖区,而美国的某些地区已禁止在线销售酒精饮品。但在巴西,虽然有几个州的一般酒吧均已暂停营业,但同时出售食物和酒类的酒吧仍可保持营业状态。
圣保罗大学(USP)医学院精神病学研究所教授、精神病医生安德烈·马尔伯格(André Malbergier)指出:“酒吧关门了,所以这些场所的酒类销售量下降了,但现在人们在家里喝得更多了。”
他表示:“人们把病毒大流行引起的异常情况当做酒类消费增加的合理理由。他们认为自己正在经历一个异常时期,有理由用一些令人情绪愉悦的东西(如食物、酒类和毒品)来补偿不适的状态。”
这位精神病医生回忆道,之前美国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倒塌和遭遇飓风卡特里娜之后,同类研究中也指出同样的现象。他总结道:“在巨大的悲剧发生后,似乎有理由利用酒精和毒品来缓解情绪。”
巴西医学会(AMB)秘书、精神病学家卡米塔·阿卜杜(Carmita Abdo)认为,在安全感缺失的社会状态下,在家工作和生活模式的改变还可能导致(酗酒或吸毒)复发概率增加。
USP医学院精神病学副教授、精神病学家亚瑟·瓜拉(Arthur Guerra de Andrade)表示,这些情况可能带来很多风险,不仅会扭曲年轻人对酒精饮料的认知,还可能导致酒瘾复发。他解释道:“一些研究表明,单独饮酒的行为与有害饮酒相关,而且是酗酒者中常见的习惯。从某种意义上讲,生活方式会刺激这种行为,经常导致受影响者饮酒过量。”
亚瑟·瓜拉指出,社会隔离在短期和长期内均会对人们的心理状态产生负面影响,受影响者不仅仅包括哪些具有酒瘾或毒瘾的人。例如,有精神病史或正在接受心理治疗者更容易在隔离期受到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