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痛别!又一巨星陨落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中国新闻 / 正文

12.30+网站+顶部+红__2025-02-16+11_38_54.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痛别!又一巨星陨落

转载 julia2022/06/08 21:08:42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人民日报 871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6月7日22时54分

“七一勋章”获得者

新中国胸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中日友好医院首任院长

教授、博士生导师辛育龄

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

享年101岁



1939年
作为八路军司药员的辛育龄
被派往白求恩医疗队工作
在炮火纷飞的前线
多次目睹白求恩不肯撤退
镇定地为伤员做完手术的场景
辛育龄萌生了学医报国的念头

“救死扶伤平生愿,人生价值是奉献”
辛育龄写下的这句诗
正是他用行动践行的誓言

1938年,17岁的辛育龄


新中国成立后
辛育龄首批被国家选送赴苏联深造
1956年获医学副博士学位回国
掌握了当时国内尚属空白的胸外科技术
他一头扎进位于北京通州的
中央结核病研究所
在艰苦的条件下着手组建胸外科

从1958年到1980年
牵头举办培训班
为全国培养出1000余名
胸外科技术骨干
指导各地40多所医院建立胸外科……
辛育龄把胸外科发展的“种子”
播撒到祖国各地

1980年1月16日,辛育龄(中)在内蒙古结核病院与胸外科医师讨论病例

但辛育龄能做、想做的
远不止这些

首创双腔插管麻醉法保障手术安全
挽救了两百多位重症肺结核病人的生命
创立支气管残端黏膜外层缝合法
基本避免了支气管残端瘘
这种致命的手术并发症……

从1970年主刀首例
运用一根针针刺麻醉下肺切除手术起
他先后做了1400多例针麻肺切除手术
成功率高达98%
1979年又在国内率先实施了
两例人体肺移植手术
辛育龄在胸外科领域
取得了无数“从0到1”的突破

辛育龄在指导博士生的实验工作

上世纪80年代
主持建成中日友好医院后不久
辛育龄主动辞去院长职务
做了一名普通胸外科大夫
在他的眼里,患者大过天


即便晚年身体每况愈下
需要扶着推车才能走到医院
他仍坚持每周出门诊
参加科室查房

2003年12月25日,辛育龄教授正在做肺肿瘤切除术


直到89岁时
因腰疾再也站不起来
他才不舍地放下
拿了60年的手术刀


当时
辛育龄说
“我当了一辈子的医生
看了无数的病人
我没有遗憾了”


送别,百岁医者辛育龄

一路走好



来源:人民日报微信,综合人民日报、新华社、中日友好医院网站、央视新闻等
本期编辑:胡洪江、朱田恬
已有0人点赞

微信图片_20241022131843.jpg

点击图片即可了解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