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很多在美华人为方便起见,会采用私下换汇的方式,比如与朋友互换美元和人民币、去中国城兑换,甚至有时会在网上社交媒体上与陌生人进行交易。不过这些方式实际上存在很大的风险。
最近出现的一些新案例表明,一些华人在中国的账户虽然收到了换汇款项,但很快就被警方冻结,并被告知涉嫌接收诈骗所得,最终不得不“退赔”。
01
《中国驻美大使馆》发提醒:谨防新型骗局
很多在美华人之所以愿意冒险进行私下换汇,除了方便和节省汇率差额外,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常见的误区。
部分人认为与熟人或者在社交媒体上找到的“口碑好”的兑换者进行交易是安全的。殊不知,越是私下交易,越容易成为诈骗团伙的目标。尤其是近年来跨国电信诈骗高发,给这类交易带来了更大的不确定性。
近期,《中国驻美大使馆》发布了一则公告,数名中国公民向我馆反映遭遇以换汇、转账为由的新型电信网络诈骗。随后,又分享了多起具体案例,提醒华人警惕新型的换汇诈骗陷阱。
发布时间:美国当地时间10月21日
发布机构:中国驻美国大使馆
官网链接:
http://us.china-embassy.gov.cn/chn//lsfw/lsxz/lstx/202410/t20241021_11511009.htm
案例一:
中国公民王某因其家人急需用钱,决定将美元兑换成人民币并转账给家人。恰好他的网友小C表示需要美元,两人很快商定进行换汇交易。
小C提到,自己国内的银行卡月度转账额度已满,将请两个朋友帮助转账。王某同意后,将美元转至小C提供的美元账户。不久之后,王某的家人收到了来自不同省市的两笔人民币汇款,交易似乎一切顺利。
然而不到半天时间,王某家人的收款账户就被冻结。经了解,两笔汇款涉嫌属于诈骗赃款,受害人均已向警方报案,因此导致其家人收款账户被公安机关冻结。
案例二:
李某来到美国参加小商品展会后,成功找到了一批买家,交易未售出的货品。
交货时,对方表示国内银行卡的转账额度已用完,将会请几个朋友帮忙转款。李某随后陆续收到从不同省市转来的几笔人民币汇款。
然而,到账的第二天,李某发现自己的中国银行账户被冻结。经过询问得知,他的账户因涉嫌接收诈骗赃款,因此被公安机关冻结。
以上两起案列都十分相似,并且与之前一些诈骗有所不同。此次诈骗前期汇款交易都是成功的,但随后收款账户会被冻结且涉及接收诈骗赃款。
此次的新型诈骗中,受害者不仅难以追回被骗的换汇款项,还必须接受警方的进一步调查。警方指出,与通过社交媒体认识的陌生人进行金钱交易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最好通过正规渠道进行兑换。
不少小伙伴们表示被冻结的卡,最后是通过“退赔”才最终被解冻。
事实上,中国和美国对个人跨境资金流动都有明确的法律规定。根据中国的外汇管理条例,个人每年通过银行正规渠道的换汇额度是5万美元。
私下换汇不仅面临资金被卷走的风险,还可能涉嫌违法交易,严重的甚至会被视为洗钱行为。一旦卷入诈骗案件,除了冻结账户,还可能面临更严重的法律责任。
专家建议华人朋友尽量通过正规渠道换汇,即使费用略高,至少安全有保障。
02
新型骗局,已有多人上当受骗
受害者王小姐(化名)表示,她在微信上认识了一位自称为Yoyo的女士。双方达成一致,约定在见面时以当时的汇率进行兑换,并且不收取任何附加费用。
Yoyo从国内账户将等值人民币汇到王小姐的国内账户,王小姐则在面交时将现金交给对方。
王小姐说:“我知道有不少见面抢钱的案件发生,所以特意选择了一个安全的地方与对方见面,并叫了几个朋友陪同。”对方似乎察觉到了王小姐的顾虑,主动表示可以先将钱转入王小姐的账户。
在确认对方已经将等值的人民币打入自己的国内账户后,王小姐才放心地将5万美元现金交给了Yoyo。然而,没多久,王小姐就收到了自己国内账户被冻结的通知。原因是转账给她的账户持有人报警,声称自己被诈骗,钱款被非法转走。
随即,国内反诈部门迅速介入,冻结了王小姐的国内账户,并在调查后将她账户上的钱退回到了原来的账户上。近期很多网友分享自己被骗的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