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揭晓,极右翼、民族主义和欧洲怀疑主义政党取得了显著进步,引发了人们对欧洲一体化未来的担忧。这一结果在阿根廷政界也引发了热烈讨论,自由主义者将其视为“米莱效应”的体现,而外交界则持谨慎态度。米莱本人也借此机会“蹭热点”积极刷存在感,试图将自己打造成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关键人物。
选举结果显示,极右翼政党在法国、德国等欧洲主要国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法国总统马克龙领导的“复兴欧洲”联盟在选举中损失了20个席位,而极右翼政党“国民联盟”的领袖玛丽娜·勒庞则取得了巨大胜利。德国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会民主党也遭遇了惨败。
米莱对欧洲选举结果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在社交媒体上频繁发声,将欧洲右翼势力的胜利与阿根廷国内的政治形势联系起来,声称“自由世界正在胜利!欧洲正追随阿根廷的道路,支持维护生命、自由和私有财产的政党”。
他还特意转发了阿根廷自由主义人士对欧洲选举结果的评论,并借此表达了对极右翼政党的支持。米莱似乎试图利用欧洲选举结果来证明自己的理念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并将其作为自身政治资本。
据悉,米莱将于本周前往意大利参加七国集团峰会。意大利总理梅洛尼曾邀请米莱出席峰会,米莱认为欧洲的政治环境为其政治形象提供了更有利的舞台。他希望借此机会,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政治主张,并借机与欧洲右翼领袖建立联系。
然而,阿根廷外交部对欧洲选举结果持谨慎态度。外交界人士指出,欧洲政局的转变可能对阿根廷与欧盟的关系产生负面影响,尤其是在欧盟-南方共同市场自由贸易协定方面。该协定旨在促进两大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和投资,但由于欧盟内部政局不稳定,该协定的未来前景变得更加不确定。
尽管欧洲选举结果显示极右翼势力崛起,但目前尚不能断定其是否能够控制欧洲议会。欧洲议会是欧洲联盟的立法机构,其决策需要得到成员国政府的同意。
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无疑为欧洲政治格局带来了新的变数,未来欧洲将面临着如何应对乌克兰战争、气候变化、经济危机等挑战。而阿根廷总统米莱则试图借此机会提升自己在国际舞台上的影响力,并将自己打造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关键人物。